每一个来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人都要跟他打个招呼。 他就是自然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达尔文出生于医学世家,祖父,父亲都是有名的医生。
少年时期的达尔文,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喜欢养狗,打猎,抓虫子。对于他的教育,父亲费劲心思。 先是把他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但他学会解剖后,却迷上了采集标本。无奈之下,父亲又把他送到剑桥学习神学。想让他毕业后称为一名牧师。但他根本无心向教,在剑桥认识的新派导师推荐他去远洋旅行。 当时英国正处于第二次大航海时代的巅峰时期,而年轻的达尔文也正充满了冒险精神。 于是与1831年随贝尔格号(小猎犬)抵达南美大陆,开启了他长达5年的生物收藏之旅。贝格尔号航行结束后,他根据自己的发现,于1859年整理出版了轰动世界以及颠覆西方神学的《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在发表之初,遭到了欧洲宗教界强烈的不满,我们知道欧洲整个中世纪,将近1000年都在严格的宗教统治下。 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经过了15到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和17世纪启蒙运动初期后,世界才开始渐渐走向科学(大英博物馆就是启蒙运动的产物), 但却没有否定神学。而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三大主题: 生物共祖,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颠覆了基督教教义。 所以他遭到了长达30年的学术攻击。 最大的反对者,就是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创始人,理查德欧文。 而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才通过不断的观察学习与实验,确认了达尔文学说的准确性。 所以说。 真理有时候也站在少数人手中。 因为在科学方面伟大的成就,达尔文死后被葬在西敏寺大教堂,就在牛顿墓的旁边。站在达尔文雕像旁边环顾四周,其实可以发现达尔文的在大厅里的位置其实跟教堂里耶稣的位置差不多, 在之前我们也说过,这座博物馆又被称为自然的大教堂,由此可以想象达尔文之于自然科学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