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石是菊石亚纲的简称,是一群具有螺旋形厚重外壳、拥有众多触腕、进行速生速死和大批量繁殖策略的头足纲动物,也是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海洋软体动物。它们约在古生代泥盆纪早期出现在地球上,于中生代时迎来数量爆发,超过鱼类和鹦鹉螺亚纲成为中生代海洋中最繁盛的中低端掠食者,菊石最后在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中,与非鸟恐龙、沧龙、翼龙、蛇颈龙等生物一同灭绝。由于菊石的演化速度很快,分布也很广,非常适合作为标准化石,地质学家可以使用牠们来确定含有菊石化石的地层的年代。
菊石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像现代的鹦鹉螺,但其实牠们比鹦鹉螺特化的更加彻底、出现时间也比鹦鹉螺晚上很多。菊石的祖先由鹦鹉螺亚纲中的杆石目进化而来,但是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身体结构和生存方式已经和原始鹦鹉螺有大幅度的区别,并且能适应中生代的浅海和深海等各类海域。目前和菊石最接近的是蛸亚纲,即章鱼、墨鱼和鱿鱼等。
菊石一出生的时候带着一个很小的壳,它们在壳上建造新的腔室。它们会把整个身体移到一个新的腔室中,并用被称为隔膜的墙壁封住它们旧的小的居住区,只留个很小的连接管。菊石以浮游生物和小型甲壳类生物为食,自身则成为更大型的生物,比如鱼龙等的食物。 菊石的英文名为Ammonite,此语源自古埃及诸神之一的阿蒙神。据说祂头上长有如公羊般盘旋的角,而菊石盘捲的外壳形状正与其神似而得名,在古埃及与希腊的神庙建筑中,都还看得到类似的装饰石雕。 而在中世纪英国约克郡的怀特比城则流行著一个神话传说:当时有位名叫圣希尔达的修道院女住持,她决定盖一座教堂,但当地群蛇为患,于是圣希尔达便透过祷告来施展法力,将所有的蛇都变成石头,而且将蛇头打断以绝后患。正巧当地盛产一种黑褐色的菊石化石,外形酷似一条盘捲而没有头的蛇,所以后来的人们便以此为证据来附会此一传说,甚至刻上蛇头做成商品来贩卖,因此菊石又得名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