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里有一对很不起眼的编钟,摆在中国馆比较靠墙的位置,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编钟里面的铭文让其身价名声大振。
其实这是一套编钟里的第4和第8件,另外12件在日本泉屋博古馆。编钟顶部的内部刻有数目序号,小点的9件编钟铭文有“骉氏之钟”的题记,大点的5件编钟每件都镌刻了同样61个字的史实。大意是:某周王在位22年,一位晋国韩君的家臣叫骉(Biao)羌(Qiang). 骉将军随君主作为先锋,先后征伐秦国和齐国,大胜而归,特制此套编钟永世不忘。
这段历史证实了史书记载的“三晋伐齐”事件。但其实研究过程极其的复杂。编钟一出土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大家对这61个字的解释各持己见,不能达成共识。我就跟大家讲讲对“周王”这两字的研究吧,大家可以以此想象把全文研究出来是多么困难。
学者都想知道这到底是哪位周王,因为周朝515年有24个周王,超过22年的周王也有12位。学者们最后是根据对韩君的称呼是韩宗而不是韩侯,知道了韩国还没证实被封为诸侯国,才把周王从12位锁到了2位。学者们又根据《吕氏春秋》,《淮南子》,《水经注》《竹书纪年》等书零碎的记载,最后把年份定在了公元前404年周威烈王。巧的是2008年这件历史事件在一批战国竹简里被翻出来了。这下终于敲定了这位周王。做学问真是又要细心又要耐心啊!
大家去ROM千万不要错过哦!